法学院承办聊城大学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训练营(第四期)
为积极响应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号召,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研热情,3月17日,由校团委主办,法学院承办的聊城大学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训练营(第四期)于西校区10#B507举行。本期训练营特邀在大学生“挑战杯”竞赛中具备丰富项目评审和指导经验的专家进行专题培训。来自各学院的17个项目团队参加路演答辩。
本次训练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,围绕小组研讨交流、模拟评审等环节,帮助参赛团队进一步打磨项目细节,提升项目质量,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后续赛程。各参赛团队从项目背景、研究目的、研究方法、预期成果等多个方面对项目内容进行详细阐述,尽显聊大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。评审专家从思维逻辑、发展前景、技术可行性等多角度进行点评,在肯定项目创新亮点的同时,指出部分项目存在的问题,强调参赛团队的项目要具备实操性与社会适应性。训练营上,参赛团队纷纷提出对自身项目的见解和问题,评审专家耐心解答,结合实例给出建议,帮助参赛团队解决困惑、明确方向,全力冲刺“挑战杯”更高层次赛事。法学院团委书记刘凤芹表示此次训练营是参赛团队提升自我、实现创新突破的重要契机,她鼓励在场学生充分展现聊大学子的卓越风采,期待参赛团队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优化项目方案,为后续的“挑战杯”赛事筑牢根基。
本次活动有助于提升参赛团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,强化其跨学科协作意识,为各团队培育高水平竞赛成果奠定基础,未来,法学院将持续优化活动流程与内容,搭建更多学科交叉型实践平台,助力参赛团队在“挑战杯”竞赛中取得佳绩。
“挑战杯”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“奥林匹克”盛会,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之一。其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、刻苦钻研、勇于创新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,推动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。